厦门-庐山

厦门-庐山

回国之后,疫情之后的重启family trip. Good to write it down.

2023年夏天要结束的时候,我才基本忙完手上欠下的活,和父母一起重启了家庭旅行。

其实在此之前,我(和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全家每年(至少)出去旅行一次变成了某种传统。我一直在读书,暑假是一个很好的空闲时段。而疫情三年,我都没有回国,自然也没有和父母的团聚与旅行。在阴差阳错回到成都后,终于也重启了这趟家庭旅行。用父亲的话说,这是陪我妈出去逛逛。但我觉得父亲也很开心一家人能再次出去旅游。

Part 1 厦门

去厦门是母亲提出来的。去海边,去看看鼓浪屿。夏季的厦门是可以想象的炎热,实际的体感更令人印象深刻:南部沿海不光是热,还潮湿。飞机抵达高崎机场刚过中午,看到机场在市区(岛上)感到很新奇。路上听说新机场修在大嶝岛,一看地图,那位置怕是不光要停客机,还要起降战斗机。

在厦门住在中山公园旁,是老城区。其实挺有一番味道的,花鸟市场,老房子,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街巷。路过老别墅区,估计房主在海峡的对岸。

pic pic

徒步到隔壁的中山路步行街,感觉其实并没有很繁华的样子,很像城市里过气的步行街,卖点特产什么的,忽悠忽悠游客。后来才发现热闹的地方在隔壁南区和半坡尾。

晚上跑去曾厝垵看了下,结果也都是各种小吃。“厝”这个字,在闽南就泛指房屋或者村庄。厦门这个“曾厝”,莆田有“石厝”、“前厝”,福州有“陈厝”“梁厝”等等。和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这个姓氏一般就是该地最初的大姓。

一碗蟹膏面,一份佛跳墙。

鼓浪屿天气不错。坐船从厦鼓码头出发,坐到鼓浪屿背后的内厝澳码头上岸。走过林荫与海岸,走过鼓浪石与海岸边孤零零的碉堡“群”。海边的湿热感逐渐加重,趁着有力气,爬上了日光岩,一览岛上风光。屿上的老建筑和屿外的远处高楼形成了一幅经典的时代剪影,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比较有意思的是部队占据着第二高峰,远山的雷达似乎还在工作。

pic pic

屿上的景点还看了菽庄花园、皓月园等等。菽庄花园靠海,原主人修筑了一座四十四桥,听海藏月,倒也将文人的雅韵带到了这个海角。钢琴博物馆以前是一座小别墅,现在更像是一座琴房,存放了不少上百年的钢琴。

皓月园的观海长廊,遥看厦门地标双子塔。郑成功的雕塑,向着台湾的方向无声凝望。

pic

屿上还有许多各国老建筑。福音堂、基督堂;汇丰银行日本人、美国人的领事馆旧址;四落大厝、旧宅别墅,还有解放前的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都错落在曲曲长长的街巷里。屿上商业化的气氛与游人的攒动相辅相成,但也离想象中的“慢时光”相去甚远。真走进一家咖啡馆,也并不是静下来享受一份宁静,而是单纯的歇脚。早上九点半登上鼓浪屿,走走停停到下午五六点,绕过半个屿到三秋田码头返程,走下来还是比较费腿,不过基本上也走马观花把前面提到的那些个主要景点逛完了。

pic

考虑到厦门景点并不多,我们的行程还增加了一个土楼-云水谣古镇一日游。福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土楼,《大鱼海棠》即是取了土楼背景。古镇则是因为同名电影《云水谣》而出名。考虑到厦门景点并不多,我们的行程还增加了一个土楼-云水谣古镇一日游。福建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土楼,《大鱼海棠》即是取了土楼背景。古镇则是因为同名电影《云水谣》而出名。

pic

顾名思义,土楼就地取材,用黄泥土混合当地的竹子筑造而成。土楼有圆形也有方形,外墙可厚达半米。土楼一般一楼养牲口堆杂物,二楼起储存作用比如存粮,三楼才开始住人。圆形的土楼也保证了每一间房都是一样的,不存在位置或者大小不好的房间(“方便分家”,导游如是说)。土楼中的怀远楼最为出名,带有雕刻的室内横梁让其得到了“精装楼”的称呼。另一个出名的是和贵楼,清朝时期先后出过数名进士、官至布政使司理。和贵楼特色有二,一是建于沼泽之上,两百多年屹立不倒。这得益于其特别的地基搭建工艺,使其像船一样“浮于”沼泽地上。其二,土楼内有阴阳二井,一口井水浑浊不清而另一口却清澈明亮。这源于石井材质不同,清水井是大理石铸造,天然起到了过滤作用。

第三天上午属于是家庭特色旅游景点:我们去到了当年著名的金门炮战所在地,大嶝岛的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 参观。金门炮战在台湾被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据守福建省金门岛的国民党军进行的大规模炮击行动。炮战断断续续持续了长达二十年,到1979年与美国建交时停止。

公园(遗址?)比较有趣的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广播喇叭,当年向金门方向喊话。向远方眺望,只能模模糊糊能看到金门岛,而且现在正在被施工中的机场遮蔽。

pic pic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Part 2 庐山

庐山地处江西。江西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地方,有意思在于它的“没意思”:它没什么存在感,被四周的江浙、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所包围,而这些周围省份从经济发展到地方特色感觉都强于江西。江西经济比较疲软,全省的GDP还没有广州一个城市高。网上有张图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有点好笑,又有点悲伤。

坐出租的时候和司机师傅聊,问起他们作为本地人,如何看待为什么江西经济不太行。老表给出的理由是“上面没人”,于是没有政策倾斜与支持,从而没有发展出自己的产业。Deep down我觉得这个说法还是有一些道理(看看成都省四川市,我觉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提到庐山,才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噢,庐山是在江西啊,有名。

庐山确实有名。细数庐山客,迁客骚人,历朝历代。花径不曾缘客扫的白居易,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苏轼。怀着复杂心情提笔写下“美庐”的蒋介石,笑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毛泽东。辗转改葬,最后埋在植物园旁的陈寅恪。细数起来,千百年的历史似乎都不过如此。

过往的风云际会不再,而庐山的山清水秀不改。XX的诗写得好:完整地逛庐山要走完两条线:西线走花径,仙人洞;过电站大坝,从黄龙寺到芦林湖,路过别墅区看美庐别墅与庐山会议旧址,回牯岭镇。路上每个站点都有大巴车,但是要全部看完时间还是有点紧。东线则是含鄱口,五老峰和三叠泉。东线徒步较多,特别是“不到三叠泉,不是庐山客”,三叠泉的步行必经路程尤为陡峭,即使坐缆车坐一段也还有往返2600级的台阶上下。

![这是图片](/assets/img/blog/sandie.png "三叠泉")

Part 3 南昌

南昌的slogan非常有特色,也并不意外。“英雄的城市”。然而英雄的城市似乎没有过去的瞩目(或者说,瞩目反而不是常态)。

南昌能想到的唯二:一是滕王阁,二是南昌起义。滕王阁由唐代起,历经千年的战乱与重建,迄今已是第34次重建。每逢战乱,这江边的木结构高楼必然逃不过一劫。待到盛世,又得以重现辉煌。一首滕王阁序,流传百世;今年上映的长安三万里,也让滕王阁的热度稍有升温。从顶楼至底楼,分别展示着从唐宋元明清的历史与部分文物。从一楼徐级而上,游人也从近代追溯回大唐。

南昌起义纪念馆毫不意外地豪华。除了老建筑,后面还修了一栋新的展览馆。一路从南昌起义讲到习大大。

对我来说的一个冷知识是朱德原来也是从这里出去的,起义前就是南昌警察局的局长。而周恩来作为“军师”参与了谋划;贺龙有兵权,是负责实际的行动。其实想想,能搞出这么大动静的在起义前也都已经是号人物了…所以倒也不很大程度去怀疑那个时代,革命的纯粹性。

南昌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好吃的,在万寿宫吃了个网红南昌大饭店。挺工艺菜的,如图。

【妃子笑】

味道就还行也谈不上多好吃。饭店特色背景打造为唐代,可能是为了契合滕王阁吧。饭店生意火爆,人来人往,喧闹鼎沸,跑堂的端着造型各异的菜肴来回奔忙,让人恍惚间不禁猜测,那盛唐可能也确是这番光景。

在南昌实际游览了一天,住了两晚,十号中午的飞机返回成都。为了让爹妈参观新机场,还专门选了天府机场。出差的时候总吐槽,天府机场远是真的远,没办法也是真的没办法。So typical.